宋丁鑫:人脑与电脑“共舞”

采访对象:宋丁鑫(广济南路调度所调度员)

从某个角度,说宋丁鑫和他的同事们掌握着苏州轨道交通的运营命脉并不为过。

宋丁鑫目前的主职是设备维修调度,兼职行车调度,其中与乘客直接相关的是行车调度工作,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以1号线为例,遇到高峰和超高峰时段,一刻不能离岗,平均1分钟就要看一次监控系统的大屏幕,同时还要时刻留意监控系统的提醒,人脑要随时跟上电脑的“舞步”。

“调度这个活有小有大。”宋丁鑫说。小事件方面,比如行车过程中,因乘客抢上车等行为导致车门不能顺利关闭,列车停留在站点的时间就会超过预先设定的时间,对列车的运营服务带来影响,此时就需要通过行车调度来拉匀行车间隔,消解乘客在某个站点因候车时间过长而带来的不适感。像这样的操作,一条线每天少则十几次,多则二十多次。

遇到大事件,那就是很大的考验。最难的是系统信号联锁故障,直白地说就是调度员从监控大屏幕上看不到列车了,如果不能及时处置,可能会引发车辆相撞等严重事故。运营单位一方面需要加紧排除故障,另一方面得依靠行车调度人工指挥,来确保列车在信号系统暂时“失明”时也能安全持续运营。

2018年6月底,宋丁鑫曾经历过一次系统信号联锁故障事件。当时负责指挥应急处置的是他的师傅,行车调度员汪振。汪振与司机、车站逐一确认当前列车的位置,呼停列车、引导其有序停放到指定位置。师傅镇定自如,一举一动有条不紊,在旁协助的宋丁鑫却看得惊心动魄。当时调度大厅内有数十人协同处理事故,查找原因、排除故障、确保安全运营,在“后台”整个故障排除恢复正常运营用了约两个小时,而其间“前台”的列车运营仍井然有序。

这次经历,让宋丁鑫更理解了调度工作的重要性。师傅汪振对他说,要想成为合格的行车调度员,最好要把行车线路图好好记一下。宋丁鑫记住了这句话,久而久之,将各条线路烂熟于心,4条线路,135个站点,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中间隔多少站、多少时间抵达,对这类问题,宋丁鑫已可应声而答,成了同事们眼中的“苏州地铁活地图”。

(苏报融媒记者 徐蕴海 见习记者 韩丽媛 实习生 罗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