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展!6号线多个区间贯通

近日,6号线区间隧道施工取得重要进展,4条单线区间陆续顺利贯通,6号线全线隧道“洞通”的日子将越来越近,正在推进的区间仍然在紧张施工中。

611日,6号线苏锦站~平河路站区间左线盾构机顺利进入车站接收井钢套筒中,标志着苏锦站~平河路站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苏锦站~平河路站区间右线隧道全长867.8米,左线隧道全长866.218米,全程采用盾构法施工。该区间地质多为富水软土层,下穿既有2号线平河路站、平门塘桥及斜河浜、居民小区等众多风险源。其中,苏锦站~平河路站区间下穿运营中的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平河路站,创造了国内首例磨除3根φ850mm大直径抗拔桩的先例,完成3根桩体共66根φ32mm螺纹钢筋的磨除,施工难度很大。

建设团队根据磨桩模型模拟分析,发现存在桩体钢筋未割断缠绕刀盘、磨断后带筋混凝土碎块卡住螺旋机、下部断裂桩体随盾构机掘进前移、桩体随盾构机推进位移造成既有站底板与防水层损伤、速度过快刀盘卡死等难题。为了克服抗拔桩磨除难题,项目团队对盾构机刀盘、螺旋机、推进系统做了针对性改造及调整,采用六辐条软土刀盘并进行刀盘分布优化,选用加强加密的大尺寸耐磨硬质合金刀具,保证了刀盘磨桩时的结构强度以及切削能力,确保磨桩过程中不会出现刀盘卡死。此外,掘进施工时建设团队还将原有常规推进系统调整为慢速推进系统,通过过程监控、沉降监测及控制点复测等手段,严格做好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及时调整盾构机姿态从而精确控制盾构机推进速度,保证既有车站的稳定。 

612日,苏州大学站~徐家浜站区间右线盾构机部件正在顺利吊出车站,标志着该区间土建施工完全结束,将为铺轨及机电安装专业提供施工场地。


苏州大学站~徐家浜站区间右线全长1383.573m,全程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下穿护城河、苏州大学校内多栋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施工沉降以及倾斜控制要求成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建设团队迎难而上,全程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加强沉降监测,24小时专人交替进行地表巡视,穿越重大风险源期间每日组织沉降分析会,及时根据地层变化和监测数据调整掘进参数,在推进中严格控制土压和同步注浆量,采用克泥效施工工艺及深孔注浆工艺,及时填充建筑空隙,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顺利实现了区间的右线贯通。 

613日,随着盾构机精准到达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临顿路站右线接收井,标志着6号线下穿风险源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临顿路站~苏州大学站右线区间顺利贯通。


该区间全长858.4米,位于苏州老城区密集建筑群下,在软土地质情况下下穿吴大澂故居、万寿宫、老干部局等近代建筑68栋,同时下穿1号线运营车站临顿路站,其中下穿既有线期间盾构机利用软土辐条复合刀盘近距离多次连续切削钢筋混凝土桩墙工法在全国开创先例。

施工前,建设团队联合全国知名专家开展多次学术研讨、技术交流,并邀请院士专家进行论证指导,最终确定了既能长距离下穿老城区建筑又能顺利短距离多次切削钢筋混凝土桩墙的方案。施工阶段,建设团队分别制定了下穿老建筑群及切削桩墙的专项施工方案,细化作业指导书,优化施工参数;同时做好技术经验总结及安全保障措施,时刻根据监测情况及穿越情况调整施工参数,并落实领导24小时带班制度,严抓过程管控。 

615日,伴随着盾构机的破土而出,中塘公园站~金鸡湖东站工作井左线顺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6号线湖东段双线贯通。


中塘公园站~金鸡湖东站工作井区间隧道采用2台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掘进施工,施工过程并不顺利,克服了多个重难点。

该区间“小近距、长距离”并行金鸡湖隧道主线,同时下穿金鸡湖隧道星湖街匝道、环洲路桥、河道、老干部活动中心,侧穿半岛华府别墅群等风险源。隧道右线距离金鸡湖隧道主线最小近距仅0.8m,下穿金鸡湖隧道星湖街匝道竖向最小近距仅0.65m,施工对盾构姿态控制、既有建筑物保护及金鸡湖隧道沉降控制要求极严。另外金鸡湖东站工作井位于金鸡湖东岸,距离金鸡湖仅18m,地下水丰富且洞门位于4-2粉砂加粉土层,盾构接收风险高、难度大。

一方面,建设者积极主动与金鸡湖隧道方沟通协调,组织召开协调会,对地层、金鸡湖隧道及周边环境进行充分排查,对各项施工风险制定针对性应急处置措施,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另一方面,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领导24h带班制度,同时与金鸡湖隧道方建立联合监测机制,严密控制盾构机状态,确保了成功穿越。 

6号线起于苏州新区火车站,止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庆路站,是城市东西向穿越古城及金鸡湖的重要干线。目前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成,车站附属结构完成71%;全线盾构区间掘进完成97%;轨道铺设完成63%;机电安装及装修施工全面展开。预计2024年开通运营。


文字: 项目一公司 刘杰 ; 项目一公司 土建五标,土建六标,土建七标,土建九标

摄影: 项目一公司 土建六标,土建七标,土建九标,土建五标

编辑: 党群宣传处(统战工作处、融媒体中心) 赵丽

审核: 党群宣传处(统战工作处、融媒体中心) 朱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