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线全线供电系统顺利完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112日,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供电系统(含接触网)施工安装项目SRT6-11-5标顺利通过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至此,6号线供电系统全线完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此次验收由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苏州市城乡建设档案馆、轨道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等单位参加。验收会上,验收组听取了五方责任主体的工程质量自评汇报,随后对现场设备房、区接触网进行现场验收。在检查了工程实体质量和内业资料后,验收组一致认为本项目已完成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且工程质量合格、内业资料规范齐全,同意通过验收。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进行了全过程监督。


自进场以来,建设一公司超前部署,合理配置资源,严抓内部管理,加强外部协调,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克服了协调配合范围广、施工难度大、前期条件不成熟、工期任务紧、多专业交叉施工等诸多困难,顺利兑现了各个工期节点,为实现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按期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全线设置110千伏主变电所3座、15座牵混所,16座降压所。电动隔离开关安装96台,可视化接地装置安装58台,刚性分段绝缘器安装28台,40.5kv开关柜安装316面,0.4kv开关柜安装817面,变压器安装107台、其中最重的整流变压器9980kg。环网电缆敷设总长108公里,接触线架设总长36条公里。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心脏”,为各系统设备调试、运行提供了最直接的电力供应。供电系统完成竣工验收,意味着线路正式电源全部具备安全供电条件,地铁系统运转“引擎”启动,为后续全线设备调试提供了稳定电源保障,地铁建设由建设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

供电系统施工过程中运用数字工程技术,如建筑信息模型(BIM),BIM技术作为一种三维空间建模技术,可将施工图纸从平面二维变成三维可视,用于多维数据的集成与融合,实现了所有工程信息的实时共享与访问,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运营管理。本次也是苏州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首次采用再生能馈装置,通过能馈变压器等装置,将电动列车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回馈电网,做到能量再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绿色运行。

验收完成后,建设一公司将重点开展相关缺陷处理、档案移交等相关工作,为三权接管、高质量开通做好充足准备。


文字: 建设公司.建设一公司 王彦锋,许利民

摄影: 建设公司.建设一公司 王彦锋,许利民

编辑: 集团总部.党群宣传处(统战工作处、融媒体中心) 赵丽

审核: 集团总部.党群宣传处(统战工作处、融媒体中心) 朱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