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线5标朝阳路出入段线盾构区间左线隧道成功穿越娄江

1月19日,随着盾构机成功掘进至717环,S1线5标朝阳路出入段线盾构区间东线隧道成功穿越娄江,攻克区间盾构施工又一重大风险源,隧道施工取得关键节点成果。

朝阳路出入段线盾构区间东线以350米小曲线半径、-34‰大坡度始发,下穿娄江河道宽度为73~76米,河底标高为-5.08米,地层为④2粉砂夹粉土,水量丰富,区间隧道与娄江河底竖向最小净距仅为6.78米,极易发生刀具磨损、江底击穿、盾尾渗漏等风险。

面对掘进过程中浅覆土、高水压、强透水等难题,项目部科学组织、优化工序、合理布置、精心安排。盾构机下穿前,多次邀请国内盾构有关专家现场反复论证,把好风险控制,不断完善优化施工方案。项目部坚持信息化施工,加大监测频率,及时进行隧道管片拱顶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并准确记录出土方量,间接判断河床沉降情况。项目部每日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控盾构机掘进参数,加大注浆量,优化注浆配比,同时做好同步注浆、二次注浆,确保施工安全。

项目部从施工方案策划、预判高风险点、控制掘进参数、领导带班值守、应急抢险演练、改造升级装备等多个核心环节入手,狠抓安全施工管理,严控盾构施工安全质量。同时,对作业人员进行隧道下穿娄江专项教育培训,开展专项应急演练。施工期间,安排专人在娄江岸边24小时值守,并安排技术人员定期操控无人机巡视江面,如发生河面异常情况立刻向洞内人员反馈,及时调整参数。
随着朝阳路出入段线盾构区间东线盾构机“滴水不漏”地顺利穿越娄江,朝阳路出入段线盾构区间的贯通也指日可待。在下一阶段的施工生产过程中,项目部将不懈奋斗,继续以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为轨道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姜日增、王庆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