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
通知公告
-
地铁课堂
-
媒体报道
-
专题活动
心得体会交流——用科学发展观全面指导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全面指导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工作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轨道公司党委第四党支部 蔡荣
轨道交通是一项专业交叉、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受到全市人民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我们从事着一项神圣的事业,承担全市人民的期待,也承担着严峻的工程风险。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精品工程,安全为先。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项管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充分创造优良施工环境,充分发挥参建单位积极主动性,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统一筹划、统一组织、统一协调。
一、提高认识,重在实践,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形成一系列科学发展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轨道交通本身就是“以人为本”、对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即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可以改造自然,也可以毁灭自然。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飞跃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就是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第一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第二是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发展成为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核心内容,设计更优化、建设更优质、队伍更优秀则是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追求目标。
轨道交通工程管理的顺利与否,30%是知道,70%是做到。为此,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作为建设管理单位,首要是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根源,提出解决办法。这就要求我们熟悉规范和图纸,深入施工一线,深入施工各道工序,发现不规范的地方,敢于制止。二是通过多渠道,掌握项目部、监理部主要领导和主要岗位的动向和观念,虎率羊群,羊亦成虎。一个好的项目领导是一个成功团队的必备因素,项管部主动与各项目部、监理部领导探讨工作重点、拓展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一个优秀的项目领导必须具备全局意识、节点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策划意识,一个好的项目部长必须按照岗位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项目部(包括分包队伍)上下齐心,协同作战,形成充满战斗力的联动机制,可以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三是业主代表自身要有层次分明的管理思路,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有实践可行的管理经验,始终不渝抓好质量工作,始终用最严格的措施抓好安全工作,在防治质量通病、防范安全风险形成一系列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
二、六大工序规范操作,全面提升、提高车站主体施工质量
目前,一号线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针对各车站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质量通病,为此项管部及时组织研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质量通病的原因、预防方法及修补措施。
在防止施工质量通病方面,要做到“三到位”,即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到位。加强施工工序的过程控制,尤其是“三检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是防止施工质量通病的最有效办法。加强对民工的质量意识、技术、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从而提高民工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工程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项管部根据各标段的施工质量情况,对发现的质量缺陷和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及时组织各施工单位到已经施工完成的车站主体结构进行观摩学习,用“解剖麻雀”的办法,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防治办法。各标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根据现场观摩情况,查找自身的不足,探讨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各自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主体结构质量管理分为模板安装、脚手架搭设、钢筋、砼浇筑、防水工程、表观缺陷处理六大方面,项管部要求监理单位分别从方案审查、材料抽测、检查验收三个方面进行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施工班组、项目部、监理部三级验收制度,未经验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项管部还对六大方面的规范强制性条文进行了解读,分析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和步骤。项管部还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综合各标段好的施工方法,提出对承包商的质量管理具体要求和重点控制环节,以及对监理人员监督、检查的控制要求。
三、十项风险挨个排查,全面迎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
随着各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力度有所松懈,主要表现在项目部主要领导值班制度贯彻执行力度减弱,项目部部门负责人不能按值班要求现场巡视和一线指挥;施工班组违规作业情况有所抬头;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不能长期有效的执行下去。
针对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以及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已经进入最关键阶段,项管部根据公司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会议的要求,组织各施工、监理单位对目前阶段的风险源进行拉网式排查,总结出当前阶段工程施工十项风险,即:吊运、大型机械、排架、挖土、支撑、拆卸、临边、用电、加固、恶劣天气。要求各单位时刻加强安全意识、时刻加强安全过程控制,时刻开展隐患整改。按照轨道公司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四项措施:一是加强安全动态管理。要高度重视时空效应,周边环境特点,按照十六字方针对基坑开挖进行动态科学的管理,尽可能地缩短开挖及支撑时限,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将基坑变形和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变形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二是做好安全检查整改。除了日常安全检查之外,针对深基坑开挖的临边防护、脚手架、施工用电等易出问题的部位,采取经常性巡查、定向抽查和跟踪检查、专项治理等多种形式,使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按照公司月度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以及夜查发现的问题,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促使一线施工人员增强自保、互保和联保的安全意识,减少漏电、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三是充分重视施工监测。施工监测是安全管理的眼睛,必须注重细节管理,不管风险多大多小,只要有安全隐患,就必须有安全整改。一旦监控数据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就必须采取即时有效措施,调整相应施工步骤,达到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四是保证突发应急救援能力。按照市政府关于轨道交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督促各标段按规定备齐人员物资,定期组织演练;长期与公司应急救援队力量保持畅通联系,快速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四、节约资源注重环保,全面体现轨道交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加强环境保护,首先是生态的保护,其次是污染的末端防治。在生态保护过程中,重点关注资源的循环利用,3R原则,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
1、Reduce 减少/减量化。减少废弃物是指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每个项目部都有节约资源的目标,如何节约资源与严密的计算、规划和组织密切相关,尽可能最大程度的减少钢筋焊结或搭接次数,减少废旧钢筋的产生;地墙外放尺寸应与规范设计要求、施工水平相一致,尽可能减少因外放尺寸过大导致的砼浪费;空压机、电焊机等施工机具可以采用简单的隔音装置,减少噪声的源强,或者改变噪声的传播路径,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加强对用电用水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对短期使用的机具采用租赁的办法,科学合理做好机具调配。
2、Reuse 再利用。如果无法减少废弃物,替代办法是重复利用。例如,可以用基坑降水进行冲洗场地、冲洗车辆,减少对原材料的提取。废弃污水经过沉淀后可以排放到雨水管网中,供绿化用水等。场地破碎的混凝土块、混凝土搅拌土体可以用来铺设路基。资源的再利用可省整个生产过程,因此它的节约资源和能源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效果更大。
3、Recycling 再循环。循环利用是将完成使用功能的某物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砼支撑拆除后取出的钢筋可以集中利用;1号线的土方可以集中存放到固定弃土点,固结沉降后可以供将来回填土和2号线使用;1号线的表土收集起来,可以作为将来土地复垦的用土。
资源是宝贵的,而且有些是不可再生的,100年的时间里,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枯枝落叶腐化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表层;1秒钟的时间,地球上产生2.4个新生命、生产出28.6 吨金属、4 台电视机、1.3辆汽车……排放762 吨CO2、减少0. 6 公顷森林、中国又增加了78 m2 沙漠。按照现在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到2100年,需要四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的资源消耗和正常生存。轨道交通可以有效地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投资环境并可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我们应用更周密的计划、更健全的组织、更严格的检查、更坚定的信心,深刻、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切身感受科学发展观巨大的理论力量,领略科学发展观智慧的光芒,勇于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用创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保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优质高效。
二00九年四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