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1号线安全运营1000天


制图:李慧丹

今天,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迎来安全运营1000天,自2012年4月28日通车至本月20日,这条我市首个轨交线路已经开行289981列次,运营里程多达7470493列公里,线网客流近2亿人次。更值得称赞的是,该线路运营至今正点率99.91%,未发生一起一般及以上事故,运营事件发生指标及实际发生数量亦呈逐年下降趋势。

咱们的1号线是如何保障安全的?为了寻找答案,记者从轨道交通公司获得了大量数据,并试着从中挖掘出由数据拼成的小故事。

单月旅客发送超1000万 1号线成苏州最热公共交通

2012年4月28日,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它不仅是我市首条开工建设和开通投运的轨道交通线路,也是全国地级城市第一条开工建设和开通试运营的轨道交通线。

那么它到底受不受大家欢迎呢?咱们用数据说话。

据轨交公司统计,2012年试运营的第一个月,1号线共发送旅客322.90万人次,而到2013年4月,该线路的单线客流已突破400万人次,而该月的日均客流为13.03万人次,亦较运营初增加了约4万人次。

这一情况持续了大半年,直到2013年底2号线开通,1号线的客流顿时翻了个倍:2014年1月,1号线客流总量达到803.38万人次!之后,1号线客流继续稳中有升。到去年7月,线网月总客流突破1000万人次,去年12月达到最高,为1033.56万人次。

由于乘车者在倍数增长,1号线的行车间隔也不断缩短,满足大家的需求。市民程先生就告诉记者,1号线开通之初他就常搭轨交出行,那会儿一辆车得等将近10分钟,不过现在最短5分钟就有一班车,很是方便。

记者还从轨交公司了解到,1号线开通至今,已形成了自己的早晚高峰,分别为:早高峰上午8点~9点、晚高峰晚上5点~6点,建议乘客尽量错峰出行,以获得更舒适的乘车体验。另外1号线有不少热门站点长期处于客流高峰,大家出行时可得留个心眼。

线路配备12支应急抢险队   乘客满意度逐年提升

千日如一,苏州轨交1号线的安全保障是如何做到的?到底是不是如有些人想象的这么简单?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数据——

自开通试运营以来,公司为其配备了12支专职应急抢险队伍,拥有应急救援人员368人和各类工器314件。同时1号线拥有91项现场处置方案和27项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演练140余次,邀请市民参与1次以模拟真实突发事件场景。
2014年1月10日,运营分公司获得国家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一级资质证书,成为首批取得一级资质的城市轨道运营单位。

轨交公司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共评选出安全先进集体42个,安全先进个人82名。

不仅如此,通过每年开展的乘客满意度调查,轨交1号线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记者了解到,2014年度乘客满意度达81.87,市民对轨道交通的人员服务、安全稳定、导向指引、快捷便利、整洁舒适和票务服务等方面满意度较2013年有较大提升。

去年,车站收到表扬898单,对于乘客的诉求与建议,站务人员也是及时解决,乘客投诉回复及时率达到100%。

16个站点有自动售货机   车站内有吃有喝有文化

轨道交通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的,不过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对乘客的便民服务。

目前,1号线16个站点内都设有自动售货机,且不少站点内还有便利店、西饼店、自动照相机等设备,苏州乐园站更是设置了图书馆供大家阅读放松。

市民卢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上下班时间紧张,她以前常来不及吃早饭,但自从轨交站点里多了这些便民设施后,她养成了下车随手买早点的习惯,“我有时候会去便利店买三明治,或是去西饼店买个面包,感觉非常方便,还不用排长队,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来说很贴心。”

除了便民小站,那些与轨交1号线衔接的CBD商业区也为周边的都市白领提供了歇息之处。像星海广场和时代广场,自1号线开通后人气一直很旺,尤其到了午饭时间,会有不少市区的乘客特意坐车到这吃顿饭,放松下心情,下午继续投入繁忙的工作。

轨交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号线的建设初衷便不只是单纯的公共交通,它是苏州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传递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