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轨交夜巡者”

每天深夜,轨交站点关门后,约500人仍在干活,他们的工作关系到第二天轨交的安全和畅通。17日晚,记者随20余名市民代表,零距离探访了这些长年在夜深人静时辛勤工作的人们——

4月172303,轨道交通广济南路站1号线最后一趟列车驶离站台,而站内的忙碌却未曾落幕。苏州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列车的安全快捷运行,活跃在夜间岗位的轨交人平均每晚约有500人。

4月17日,苏州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首推夜间开放日活动,记者跟随市民代表走进广济南路轨道大厦、车站和轨行区,近距离参观轨交“夜巡者”的日常工作。控制中心、站内值守、屏蔽门保养、电扶梯维护、探伤巡检、道岔检修……随着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身影逐一亮相,这些乍看显得生硬的技术名词也变得生动起来。

控制中心   高度运转的“大脑”

设在轨道大厦内的控制中心,相当于轨交运营的“大脑”,通过中心内的环状大屏幕,可对轨道交通1号、2号线运行情况实时监控,这里的很多岗位都是24小时专人值守。

广济南路调度所副主任吴军斌说,白天的运营结束后,控制中心主要进行夜间施工的管理和组织,以及次日运营前的检查等,其中仅夜间施工一项,1号、2号两条线平均每晚就要有30项作业,都需要控制中心来统筹安排。

吴军斌说,发布每一个调度命令都要按规定“双确认”。“比如,有施工人员下轨行区进行设备检修,同时当天晚上临时有一列车要进行试跑,如果行车调度员不注意,先放人,再放车,就会造成安全隐患”,他说,虽然已经统一开发了施工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是得以人的判断为主,电脑为辅助。

站内值守  杂活不断的安全管家

“一般都以为关了门啥事都没有了,其实末班车过了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忙”,广济南路区域站长张烨快人快语,她负责的广济南路站的夜间值班人员有7名。

首先是“清客”,为确保运营安全,不能有乘客滞留车站,“有时,醉酒的乘客留在厕所里,我们发现后,会立刻联系其家人来接”,张烨说。关下卷帘门后,除了票务作业、安全巡视,车站的值班人员还要负责夜间施工手续的办理:如列车的调试、道岔检修、广告灯箱置换、屏蔽门检修等;此外还有非行车类施工,如更换地面大理石,电扶梯的保养等都在其列。

“施工作业少的话,凌晨2004:00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如果正好活多,那就不能停了。”张烨说,从凌晨4:00开始,他们要进行运营前的检测,屏蔽门、电扶梯、售票机等所有站内的设施都要过一遍,确保开门时能正常运营。

屏蔽门保养   每套门逐一“体检”

孙佳是轨交2号线的屏蔽门工程师,负责2号线上22个站点的880套屏蔽门的维护保养。他的日常工作是制订检修计划,从技术上指导维修工操作,每个月还要带班作业两次,每次作业时间从2330到次日凌晨330许。

17日晚,孙佳带领维修工人对广济南路站的40套屏蔽门进行了二级保养,这个级别的保养平均一个季度一次。“滑动门主要看开关门时是否顺畅,手动解锁功能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滑动门夹到东西,会自动弹开,这样就可以避免对乘客的伤害”,孙佳说,广济南路站的客流量大,常有乘客抢上抢下,门夹人现象比较多。

除了二级保养,每个站点的屏蔽门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日常保养,一年小修一次。

电扶梯维护   自动扶梯运行不超65分贝

电扶梯的维护工作也在列车运营结束之后开始,一般从当天2300持续到次日凌晨3302号线(不包括车辆段)共有52台电梯、183台自动扶梯,日常维修保养人员共有30名。身为电扶梯工程师,时伟的职责就是督促维保人员做好日常检修,并不定期地抽查,对电扶梯的安全质量进行把控。

时伟说,电梯和自动扶梯都属于特种设备,按国家规定,日常保养执行双周检,而他们的保养计划优于国家标准,尤其对大客流车站,如火车站、广济南路站、石路站等,基本每周都要检修一次,平均每晚要查的电梯和自动扶梯加起来有30台,一台扶梯的保养时间一般不于45分钟。

17日晚在广济南路站进行的自动扶梯保养涉及约30个项目,包括扶手带入口处的安全保护开关、运行情况、护壁板、楼梯滚轮、导轨、踏板等等。时伟说,除了安全外,舒适度也要达标,例如踏板不能有明显抖动,扶梯运行声音不能超过65分贝,为乘客打造更好的乘车环境。

探伤巡检   钢轨“B超”细查“内伤”

在对钢轨的巡检中,巡道工用的是肉眼,而段秀武和他的同伴们用的是超声波。

段秀武是工务通号中心的探伤巡检工长,当天2330左右到次日凌晨400是他们的工作时间,2号线上、下行线路总长52公里,通过分段巡查,一个月要全部检测一遍。

“钢轨外部有损伤肉眼能看见,内部损伤必须有专用仪器”,段秀武解释,类似B超,通过仪器将超声波打到钢轨内部,如果有损伤,会出现一个回波,检测人员根据波形就能判断出损伤的位置和大小。

这是一项精细活,如果漏检,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断轨,段秀武说,一旦发现“重伤”立刻要切除旧轨换新轨;如果是“轻伤”,不影响行车,就要注意监控,加密检查周期;如果发现损伤持续发展,再采取相应措施。

道岔检修   每颗螺丝都要拧到位

轨道交通的道岔检修也是一个长年深夜作业的活,属于信号设备检修中的一项内容,2号线上,每天晚上都有十多位信号维护员坚守岗位,工程师张东平就是其中一位。

张东平介绍,2号线(不包括车辆段)共有47组道岔,每两台转折机拉动一个道岔。检修人员分组作业,一般每组有3位维护人员,一个晚上要检查6组、12台转折机。机器运行时间长了,相关数据会出现变化,产生误差,检查人员就要及时纠正和调整,并要根据情况对机器上的螺丝逐一进行紧固。

除了道岔检修,信号维护员同时还要对信号机、轨道电路、车载信号设备等进行检修,“信号设备种类繁多,只要有一个地方出现故障,直接影响行车,不能出一点差错”,张东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