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轨道交通积极探索节能减排“供给侧改革”

在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的前夕,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顺利完成了22座车站LED新光源节能技术改造工作。新的照明系统7月投入运行后,车站的照明度预计将提升50%左右,能耗降低60%以上,每年可节约用电约320万度,产生节能效益约273万元。

这是苏州轨道交通探索节能减排“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国资国企的重大决策部署,苏州轨道交通一方面做好“加法”工作,在确保市民乘坐舒适度的基础上,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内能耗评价通用标准和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能源管理指标体系,积极构建站级、线路、线网三个层次电能消耗指标并进行分析,树立全员节能意识,充分挖掘节能潜力;另一方面做好“减法”工作,优化环控机电等系统节能运行,对车站的冷水机组、空调、隧道通风、电扶梯、照明等设备采取节能运行管理。通过企企合作模式,积极开展车站照明、电客车空调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降低设备能耗,打造低碳绿色出行。

对比2014年,苏州轨道交通在运营服务时间延长,线网客运总量、列车总开行列次和运营总里程分别提升了19%、10%、10%的情况下,总用电量却降低了3.6%,直接节约电费440多万元。按照一户家庭每年2400度的用电量来计算,相当于2100多户家庭的年用电量。参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评估体系(MOPES)中的能耗指标,苏州轨道交通线网单位车公里牵引电耗为1.53度,在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节能方面位列第三。

降本增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今后,苏州轨道交通将会持续推进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探索企企、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企业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政府和老百姓“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