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
通知公告
-
地铁课堂
-
媒体报道
-
专题活动
近日,历时200多天,经过16轮反复对接、功能验证,苏州轨道交通研发的“调度仿真演练系统”成功上线。演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调度学员培训、在岗调度员实操演练、上岗证考试等场景,并对演练结果实时评估,建立调度员个人数据库,线性记录和分析调度员个人业务能力发展状况,在有针对性提升调度员业务水平的同时,有效节约了培训成本。
随着苏州轨道交通行车及客流压力逐步增大,对轨道交通运营的应急处置能力及响应效率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行车调度员作为列车运行的“指挥官”,必须具备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广大乘客提供安全优质的运营服务。以往行车调度员培训演练通常采用桌面演练,占线板人工挪车或者虚拟列车等方式,场景仿真度低,无法锻炼行车调度员的实际行车调整能力。仿真演练系统以4号线信号系统界面为基础,保留车站、轨道区段、道岔、信号机等主要元素,实现模拟列车按照列车运行图自动运行,并能够人工干预任何列车运行的功能。系统主要运用于行车调度员日常培训演练等工作,具备体量小、适用性强、安装简便、维护成本低的特点,从演练方案管理、演练过程仿真监视、演练结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仿真。演练场景覆盖19个轨道交通运营应急预案、27个设备故障,场景覆盖面及仿真度达99%。
配合系统搭建的调度仿真实训平台,岗位及设备配置与控制中心保持一致。并配置2套教练机工作站、2套行调HMI工作台、1套电环调工作台(配置PSCADA及ISCS仿真系统)、1台设调工作台。实训平台各子系统之间使用TCP/IP技术,通过路由器局域网方式实现信息互通。工作站采用单机双显的方式,同步显示站场图及运行图。实训平台的通讯工具由8台无线对讲机、8台公务电话组成,以此实现OCC各岗位与站务、乘务及抢修人员信息互通。(文/宋丁鑫 王智永 赖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