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
通知公告
-
地铁课堂
-
媒体报道
-
专题活动
6月29日上午,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运营仪式在索山桥西站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许昆林宣布5号线开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振一、市政协主席周伟强,市领导王翔、顾海东、吴晓东,市政府秘书长周伟出席仪式。
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金铭汇报了5号线开通准备工作情况。王翔副市长宣读轨道交通5号线百名“建设功臣”表彰决定,8名建设功臣代表上台领奖。
李亚平市长在讲话时指出,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广大市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大基础设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5号线开通运营为新起点,切实肩负起职责使命,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力做好5号线的运营工作,努力为广大乘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市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仪式结束后,许昆林等市领导乘坐5号线“党旗辉映 红色记忆”主题列车,从索山桥西站前往大治桥站,实地感受轨道交通的便捷与安全。主题列车由轨道交通集团携手市委党校、市委党史工办、国资委、苏州广电等多家单位共同打造,通过创意内包等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和苏州地方党史的光辉篇章。
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是东西向骨干线路,全长44.1公里,西起于太湖、东至阳澄湖,连接吴中区、高新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通车后对疏导古城交通,加强金鸡湖东西两岸联系,缓解1号线的运能不足起到积极作用,将极大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5号线开通后,苏州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增至5条,运营里程达到210公里,车站169座,形成更加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5号线在设计、建设和运维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智慧、安全、绿色和人文的鲜明特色,是省内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也是国内首条全场景文化旅游特色轨道交通线路。在5年建设期间,创新采用了预制装配、盾构短套筒始发、顶管法出入口通道、BIM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极大提升了工程质量与效率。与既有线路相比,5号线提供了更加安全智能的运维服务,在国内首建基于云平台的线网指挥中心,实现全线网统一运营调度及应急指挥;国内首家实现数字人民币APP扫码支付购票,新增支持微信、支付宝等购票支付方式,试点语音购票功能,方便乘客出行;列车车厢首次采用LCD动态地图,信息展现更加直接美观;增设照明感光和空调智能送风装置,极大提升了乘客的舒适度。
5号线途径太湖、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京杭大运河,沿线遍布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作为优质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和创造者,苏州轨道交通主动响应市委市府号召,助力“江南文化”品牌建设,以轨道交通5号线为平台,以“水韵姑苏,最美窗口”为主题,创新地铁公共文化空间的开发,实现与周边文旅资源的深度耦合,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打造国内首条全场景,充满浓郁“苏州味道”和“江南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特色线路。目前,首批已建成太湖香山站、索山桥西站、阳澄湖南站等3个文化特色站点,首发太湖主题专列,180幅苏州名家书画作品也被“请进”了地铁站厅,通过全线1200多块灯箱进行展览,构筑起了一条流动的“艺术长廊”。
“十四五”期间,苏州轨道交通将秉承“建轨道交通就是建城市”理念,积极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市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大力开展产城融合的TOD开发,将苏州轨道交通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为改善城市交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苏州城市能级贡献更大力量。
苏州市有关部门领导,轨道交通集团领导班子成员,5号线建设者及沿线居民代表等参加了开通运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