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机关党员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集团全体党员职工积极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盛况,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集团广大党员、工会干部、劳模先进和职工中引发热烈反响。

机关第一党支部

李金炉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振奋人心的报告,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是我们新时代奋勇前进的指南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作为集团财务处管理人员,我们肩负着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开发经营、物业保障的财务保障任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努力做好在建线路公司建设资金保障,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安全;加强各个项目成本核算,做好项目效益分析;紧跟项目需求,加强财务内控,推动项目财务信息化,提升物业财务管理新高度;抓住集团谋划市域一体化发展机遇,输出建设板块成熟财务管理经验。

机关第一党支部

王 飞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高瞻远瞩,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构建交通强国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交通治理、优化空间布局、带动产业升级、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作为一名轨道交通建设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实的举措抓推进,以更大的合力保落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担当作为,加快工作进度,扎扎实实做好招标控制价、工程款计量支付、工程结算等各项工作落实;严格遵循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配合做好新线招标工作,精诚团结、凝心聚力,倒排时间节点,想在先、干在前,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工程建设整体效益。


 机关第一党支部

裴 欣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描绘擘画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作为基层党员,我将自觉走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前列,立足本职岗位,在工作中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组织好集团发展规划的修编和落实,推动好集团业务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为集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青年党员,我将继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尽快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机关第二党支部

张 烨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我认真学习领会,受益匪浅,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投身到工作中去,在新征程中勇敢奋进,拼搏进取。

作为行政管理部的工作人员,要继续立足岗位,坚定信念,树立大局意识,服从领导安排,加强与同事的高效协作,共同配合,“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公司各项会务保障,不折不扣地完成部门其他工作任务。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要始终铭记“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词,积极响应苏州市国资委的号召,在新冠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听从指挥,主动下沉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一线。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打敢拼,踊跃冲锋在前,争当排头兵,发挥退伍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退色”的精神。

机关第二党支部

周 韬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广大党员要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毅前行。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倍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

今年是苏州轨道交通建设15周年、运营10周年,回望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轨道人征尘未洗、不等不歇,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干劲,奔赴“十四五”转型发展新的赶考之路。从建地铁到建城市,从运营地铁到经营地铁,战略理念的蝶变赋予我们更为光荣的使命和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在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增进民生幸福”的新征程中理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聚焦本职工作,我将始终把握“团结鼓劲、正面宣传”的工作方针,坚守好思想舆论宣传主阵地;积极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围绕集团“三融四维”发展目标,用心用情讲好“轨道故事”,努力发出“最强音”,展现“正能量”,树立“新形象”,在新的十年,为书写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答卷”做出自己的贡献。


机关第三党支部

张婷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作为一名信息化管理工程师,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接下来,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初心使命,为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方面,要提升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新形势下,要更加积极学习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相关理论,努力探索自身专业领域以外的其他专业,尝试一专多能、岗位融合,以便将来开展管理网和生产网的“两网融合”工作。

另一方面,要强化服务于人民的使命担当。在数字化转型的大形势下,信息化系统的移动化、多样化、快速迭代化、智能化等不仅是我们信息化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更是广大使用者的需求,是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要将其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最大化地为人民着想,切实利用信息化系统为人民服务。

(集团党群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