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 总结研讨会顺利在苏召开

11月27日至28日,第一届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总结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全国21座城市城轨业主单位、设计院所、高等院校、装备制造厂商近200名代表,围绕FAO技术的探索与应用、行业共性问题攻关、发展与展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形成《关于进一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推广应用及持续创新的倡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金铭出席会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黄建伟主持会议。


作为行业首届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的总结研讨论坛,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协会技术装备专委会及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28日上午,研讨会现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委会主任委员于鑫出席并致辞。他表示,全自动运行兼具安全、高效、经济、灵活等突出优势,是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代表着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装备专委会将持续发挥桥梁和服务功能,凝聚行业共识、抓住发展机遇、加强标准引领、推动实践创新,推动FAO系统成为我国城轨装备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成功实践,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生动示范,成为引领世界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新标杆,为加强建设交通强国、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城轨力量。


金铭董事长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金董指出,近年来,苏州轨道交通高度重视绿智融合和智慧城轨建设,以全自动运行技术赋能运行效益、服务质量,形成“一岗多职,一岗多能”工作模式,让苏州市民乘客真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出行便捷。后续,苏州轨道交通将持续探索绿色城轨、智慧城轨、人文城轨,以“人工智能+”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全自动运行技术发展新路径、新举措、新成效,为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技术高质量发展提供苏州智慧。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黎国清全面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FAO建设、运营、效益情况,对全自动运行的发展指出了方向。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曙杰、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道敏、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党委书记陈朝、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楚潘、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集团副总经理傅思良等5名嘉宾分别结合所在城市全自动运行建设、运营实践,详细介绍了FAO 建设、运营、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经验与不足,提出未来设想及建议。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唐涛以《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再认识及未来发展》为主题,作精彩演讲。


28日下午,研讨会还分设了建设组及运营组两个分会场。建设组由协会装备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黎国清主持,就FAO线路建设面临的困惑与对策、如何降低FAO线路土建工程建设成本、市郊/市域FAO线路的区间救援如何采用定点救援方式、基于可靠的车地无线通信的FAO降级或后备方案等议题开展讨论。运营组由协会装备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郭杰主持,就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组织架构、人员编制情况、电客车司机设置问题、设备维修规程调整、边运营边抢修的处置经验、全自动培训体系建设、全自动技术技能实训平台搭建和使用等议题开展讨论。


丁树奎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对照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的目标,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系列规范标准,把自主化、智慧智能、绿色节能、多元融合等因素输入FAO,进一步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走出国门,推向世界。希望各会员单位树牢大系统概念,统筹考虑各系统之间的安全接口,提高影响安全因素的颗粒度;车辆、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站台门等专业密切配合、形成整体,运营前安全认证范围扩大到全专业。树牢底线思维,充分考虑在GOA4级全自动无人值守状态下,设备故障导致降级场景下的运营安全,最大限度保障列车安全和人身安全。树牢大局意识,全面落实国家“信创”要求,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向自主可控方向迈进,关键设备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逐步实现自主可控设备完全替代。树牢前瞻性思维,建设中基于GOA3+配置功能及设备,运营中在中低运能线路中创造条件积累GOA4运营经验;加快推进FAO设施设备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拓展全自动运行的应用场景,深入研究基于智能调度的FAO2.0系统,持续提高GOA4线路的集约化、智能化应用水平;将FAO技术拓展160km/h及以上市域快线、城市都市圈、城市群间的轨道交通,逐步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交通强国。


文字: 运营公司 万丽敏

摄影: 运营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拓振宇 ; 运营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韩天奇,张哲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