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轨交3号线昨日“轨通”

3号线起于高新区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新区站,终于工业园区夷亭路站(暂名),是苏州市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路,连接了高新区、姑苏区、吴中区、工业园区等重要区域。3号线全长45.2公里,设站37座,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14座

昨天上午10:58,在3号线星港街站施工现场,随着中铁一局的施工人员将最后两段钢轨接头牢牢连接,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顺利实现“轨通”,为后续“电通”、联调联试等重大节点如期完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按计划,3号线将于2019年年底开通试运营。

3号线起于高新区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新区站,终于工业园区夷亭路站(暂名),是苏州市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路,连接了高新区、姑苏区、吴中区、工业园区等重要区域。3号线全长45.2公里,设站37座,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14座。

由中铁一局和中铁四局承建的3号线铺轨工程,于2017年11月30日开工,其中单线铺轨总里程约98公里。1年多来,面对线路长、贯通断点多、施工转场频繁、作业空间狭小、轨行区管理协调难度大、工期紧、作业面分散等诸多困难,苏州轨道交通建设分公司和参建单位积极沟通、超前谋划、科学组织,多次优化施工方案,严格规范作业流程,实施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确保了施工安全质量。

3号线二标段项目总工程师王守斌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后的舒适度,建设方对3号线铺轨工程的精度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他们专门引进了CPIII测量技术,这项技术原先主要运用在高铁建设中,此前在轨交4号线铺轨时曾经做过试验,这次在3号线铺轨工程中进行了全面推广运用,将全线长达近200公里的钢轨的高程误差严格控制在正负1毫米之内,有效提升了轨道的平顺性。

同时,为了减震降噪,3号线除了铺设一般及中等标准的减振道床近89公里外,还在经过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地段的轨道上铺设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总长约9.9公里,进一步降低轨道运营的环境噪音,减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徐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