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轨交成网让公众出行更美好


苏州轨交3号线很快就要开通啦。12月6日至12月10日,3号线举行万人大试乘活动,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苏州市民喜大普奔的事情。

高效、安全、绿色、智能的轨交出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苏州人的选项。标志色为橙色的3号线被苏州人亲昵地称为“橙姑娘”,它是一条东西向的交通疏导型骨干线路,与已通车的东西向1号线,南北向2号线、4号线共同形成“两纵两横”,极大地优化苏州轨交出行结构。

从无到有,再到一年中的“六线并举”,苏州轨交建设呈现出快马加鞭的现实场景。2007年12月26日,苏州轨交1号线正式开建,12年来,轨交建设已融入苏州百姓的生活,巨型的“门式起重机”在马路上拔地而起,盾构机、连续墙、洞通、轨通这些轨交建设中的专用名词也早已不再陌生。不过,对苏州的轨交建设来说,2019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今年,苏州轨交建设史无前例“六线并举”,3、5、6、7、8、S1线都在紧锣密鼓“加速度”推进。目前,苏州轨交的建设速度为38.2公里/年,而在2017年为20公里/年,两年来建设进度翻一番。根据规划,从现在起至2024年底,短短五年内,苏州轨交将浓墨重彩地构建完一个庞大且密集的轨交网络,上述“六线”全部开通,苏州轨交线网密度、覆盖广度都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几何级”飞跃。

轨交改善了苏州城市的公共交通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苏州轨交建设起步早、发展快。苏州市民更早地受益于高效、安全、绿色的轨交。轨交可以缓解交通拥堵,让人们的出行效率大大提高,到2024年,苏州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比例将达54%,轨交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46%,城市主中心与副中心/新城、重要交通枢纽之间轨交30分钟可达,邻近副中心/新城之间轨交出行30分钟可达。轨交也比汽车和公共汽车安全得多。发展轨交更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轨交单位运输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小汽车的10%,同时可以减少在市中心运行的轿车和公共汽车的数量,所以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融合发展、交通先行,轨交建设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苏州城市发展也因轨交“快人一步”而掌握主动。首先,强大的苏州轨交网络将有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其次,市域线路的开建将加大苏州与各县级市、苏州与上海之间的交通联络,巩固和强化苏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2018年11月27日,苏州轨交S1线开工建设,它被视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工程。S1线的起点站为唯亭站,终点花桥站与上海地铁11号线衔接,直接融入上海地铁网,S1线将成为苏昆沪三地重要交通联络通道,有力地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进程。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苏州轨交从建设到运营也不断升级换代,敢为人先,成为“智能交通”的先行者。到2019年底,S1线的28个车站将实现5G信号全覆盖,S1线将把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运用到轨交建设。另外,将于2021年6月开通试运营的苏州轨交5号线首列车采用全自动驾驶标准进行设计,5号线也将是江苏省第一条无人驾驶轨交线路。在新技术赋能之下,苏州的轨交将变得越来越“聪明”,苏州轨交将极大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带领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便捷、美好的出行生活。

高效、安全、绿色、智能,苏州正从这“四个维度”铺设轨交繁华图。(张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