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叫不出他的名字,但那熟悉的身影,朴素的衣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号线车厢,每次遇到时,他就坐在我对面,拎着一个保温包,里面装的像是饭菜。
车到金枫路站,我们同时下车,只见他飞奔上楼梯却不急着刷卡出站,而是在闸机口左顾右盼,像是在等人。没过多久,一位老人来了,接过保温包取出饭菜。简单一声招呼后,他又赶紧下楼梯,等下一班返程列车的到来。
短短一个月里,我们相遇了十多回。同样的场景不断在眼前出现,终于让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有一次,他坐到了我身边的空位,我们终于搭上了话。他说,自己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父亲因为中风在金枫路附近一家康复医院治疗。于是,每天他趁着午休时间来送饭。保温包里装的饭菜是单位食堂烧的,荤素搭配花15元可以打满餐盒,比起外面的快餐店至少要便宜一半以上。
在刚开始时,他是乘公交车给父母送饭的,但耗时太长,每次送到时,饭菜已凉。母亲只得再花一块钱去医院公用微波炉热一下,勉强让病中的老父亲吃上几口热饭菜。后来,他发现乘坐一号线可快速直达,花的时间比公交车少一半以上。于是,他就改变策略,每次打完饭装入保温包后,直接乘一号线去医院。看到老父亲吃得很开心,他由衷佩服一号线的“黄金时速”。
可给父亲送了半个月饭后,他又有了新顾虑。每天送餐进出一次地铁站,市民卡一下扣去近8块钱车费,充值100元,用了十多天就所剩无几。而过去乘公交车送饭,因为可享受一个半小时内免费换乘优惠,充值100元差不多可以用两个多月。对于月薪才4000元的他来说,得好好算一下怎样才能省钱。于是,他和母亲约定,中午十一点半在车站闸机口交接饭菜。这么以来,他每次送饭时就不用刷卡出站,而是直接返回刷一次卡付两块钱最低标准的车费。
交流几次后,我们聊熟了。他告诉我,父母看他每天送饭辛苦,也曾尝试着订医院的“营养餐”吃,但终究口感和味道不如食堂大锅烧出来的饭菜好吃。同时,这“营养餐”价格也不便宜,一餐得三十多元。本着精打细算的原则,他宁可自己累一点,坚持每天给父母送饭。每次出站时,当我看到这对母子眼神默契交流时,心中会有莫名的感动。
春节前,他告诉我,经过一段时间康复,老父亲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了。持续半年之久的送饭奔波,也将暂时画上一个句号。虽然和他已聊得很熟,但我只知道他姓徐,喊不出名字,微信也没加过。
人生旅途中,生命中会遇到无数匆匆过客。从陌生到相知、从困惑到感动,小徐以那份坚持与执着,让我看到平凡人的伟大。每每回忆起一号线车厢里的那段难忘旅程,小徐告诉了我一个简单的人生哲理:爱需要自己用付出去创造,幸福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