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奖作品:那些年(奇迹)

2012年4月,苏州轨交1号线开通试运行;2012年6月,大学毕业,跟着大学爱情来到苏州;2012年6月的某天,踏着恋爱期应有的愉快步伐,前往乐桥地铁站,第一次乘坐苏州的地铁;2012年8月,跟我的大学爱情挥手再见,同日,接到二百公里外母亲的来电:最爱我的外婆仙逝。

离开了大学的爱情,承载着深深的伤痛,背着还是大学时期的行囊,开始了一个人在苏州的工作生活。那一两年,都沉浸在失恋的伤痛中久久不能走出,亦或许只是一个女孩在苏州举目无亲的孤单无助。常常是在休息日坐长长的地铁去远远的地方,又或是在单位用加班去填补生活的空白,一个人照顾着自己的饮食起居,照顾着自己的灵魂。

2014年,遇见了我的第二次爱情,他骑着小电驴载着我去湖边兜风;我们乘坐地铁2号线前往阳澄湖中路,看我们未来的新家......

2017年,我们遇见了自己新的生命:我们的宝贝诞生了。回忆生女儿的整个过程,从前一日羊水破的九点半到后一天的凌晨三点,从进待产室的开了三指到一下十指全开,顺利而快速。陪产的母亲事后同我说”我本来担心你害怕的,没想到你临产时那么勇敢”。母亲不知道,那些年一个人在苏州的日子让我学会了隐忍与无畏。

2018年4月,休完产假,我回到了工作岗位,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母牛”应有的工作职责:背奶。虽然上班的路程有十几公里之远,但是当时单位门口刚开通的地铁四号线将我上班的时间大大缩短,让在家嗷嗷待哺的女儿能够第一时间喝到新鲜的母乳。

时光匆匆流走,孩子的到来带来幸福同时也带来更多琐碎与争吵。

2019年年底,地铁3号线也开通了,但是坐得最多的依然是日常所需的1号线。忙碌的生活工作让我背负沉重的躯壳,都无暇去体验3号线。

2020年年初的某天乘坐1号线去上班,每一节车厢像往常一样人头攒动,我像往常一样没有戴眼镜,挤在人群中间,有一些压抑。突然背后传来“噗通”一声,我还没反应出怎么回事,就听见有人在喊“有医生么?这里有个孕妇晕倒了。”然而并无人回应。在下一站到达时,孕妇身边的几个人迅速架她架出车厢。而下一分钟,地铁关上车门又开始载着一车人驶向各自的目的地。站在车厢另一端的我此时眼眶竟有些湿润,这大概就是人间?纵然生活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但是父母的容颜终究会老,我们都只是一个时段的产物,然后随着自然规律或没落或消失,而人们奔向各自目标的步伐不会停止,历史的长河不会停流。地铁一号线开通的日子仿佛过去了很久,而苏州地下的版图还在一天天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