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作品:我与一号线的八年(汤哲语)
2012年,我12岁,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1岁。
“1号线开通了,哎,家里老房子拆迁没希望啦。”这是童年记忆中妈妈对我讲的印象挺深的话。记得当时苏州市政府宣布要建轨道交通时,老房子距离养育巷站只有200米的距离,可能会拆迁的消息让一个平凡家庭乐开了花。
2013年,我13岁,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2岁。
“放学后不再在外面多玩哦,出校门就坐地铁回家,我们还等你回家吃饭呢。”这是上初中第一天妈妈对我说的话。清早6:30背上书包赶早班地铁去学校,这45分钟到达终点站去上学的路,摇摇晃晃,特别漫长。放学后,在校门口买个小零食坐地铁回家时,却总希望这地铁开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我多享受享受少有的自由时光,没有老师的催促、爸妈的唠叨,现在想起,那一定是我对轨道交通最美好的记忆啦。
2019年,我19岁,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7岁。
“在座哪位同学是自愿学习轨道交通专业,而不是爸妈老师说就业前景好才来的呀?”这是当进入大学学习轨道交通专业时,老师第一节课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当时我骄傲地举起了手。是的,我骄傲,我为我将来会是一位轨道交通人而骄傲。
2020年,我20岁,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8岁。
“我家走到地铁站只要30秒噢。”这是我向他人介绍起家住哪里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轨道交通对于我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座城市被这地下的通道连接起来,加速了这慢悠悠的江南水乡,现代却又不失情调。
她不仅是8年前梦想拆迁后暴富的玩笑,也是少年时期的懵懂,青年时期的理想,更会是未来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