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李春强(苏州轨道交通运营一分公司调度中心运输分析工程师)
个人简介:2020年“新誉杯”全国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比赛第二名
我想说说参加2020年“新誉杯”全国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比赛的事。2020年9月,公司要选人参加比赛的消息放出来,大家都想参加,但名额有限,最后是35个人里选3个,竞争非常激烈。
不过对于比赛考核我原本不担心,我在调度中心工作,调度中心相当于轨道交通运营的“大脑”,涉及的业务知识量很大,需要不断巩固更新,我每个月都要参加技能比武,熟能生巧,在选拔赛中胜出是意料之中。选拔出线后,公司为我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计划,并安排我前往北京、重庆培训基地进行实操练习。
第一次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是在北京集训时。由于正式比赛的系统跟平时工作中使用的系统不尽相同,第一次上机,满分100分,我才考了30多分。看到这个分数,我一下子意识到,现实与预想的并不一样,心中没有那么笃定了。在公司领导的支持鼓励下,我逐渐从挫败的情绪中走出来,通过不断练习,慢慢地开始得心应手起来。74天集训过后的最终考核,我如愿拿到了100分。
但是我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我们在计算机上能练习的只是12个基础场景,而正式考试的场景组合多达144种。在备战的最后两周,基础场景固然要滚瓜烂熟,各种叠加场景我也尽一切努力去练习。
比赛在重庆轨道交通赖家桥培训中心举行,我进场比赛的时间是在2020年12月3日下午,排在第一组第4个。
尽管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在看到考题的一瞬间我还是懵了。这么说吧,我们练习的时候是“A+B”场景,而考题出的是“A+8B”场景,之前从未遇到过,简直就是对选手的“降维打击”。事后我还听说,有别的城市的选手扛不住,中途退赛了。
我的运气还是比较好的,考试的计算机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我提出申请后经监考老师同意,允许将计算机重启。就是那重启的短短两分钟不到的时间,给了我一个缓冲,屏幕重新亮起时,我已经镇定下来,再看到题目时,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发现虽然考题中设置的场景空前复杂,但是每一个考点之前都曾经练习过。
排除了情绪干扰,见招拆招,之前的高强度练习早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我快速地完成了考试,有评委事后表扬我“手速很快”。这场考试拿到了98分,我对自己很满意。
(苏报融媒记者 徐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