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高质量开通运营地铁5号线结合起来,不断夯实责任担当,践行为民初心。自2021年6月29日正式开通以来,苏州地铁5号线以便捷的出行、贴心的服务、精致的感官体验让市民乘客频频点赞,亮出开通首月的满意答卷。
成立开通协调专班,内外结合提升出行体验
为做好地铁5号线运营工作的顶层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金铭亲自挂帅,于开通前多次召集会议,听取5号线工作进展汇报,并部署开通相关事宜。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振康结合“学党史、开新局”要求,以5号线运营负责单位运营二分公司为联系点,亲自督导工作、把握方向。为加强地铁5号线运营工作力量,集团党委成立5号线开通工作协调专班,抽调集团相关部门技术骨干,细化隧道冲洗、渗漏水整治、隧道垃圾清理等专业分支,每天摸排销号,不留管理死角。期间专班共召开例会58次,落实整改事项185条,为5号线安全开通初期运营奠定了扎实基础。为提高市民乘客的出行体验,集团“双管齐下”,集团各处室、中心、分(子)公司员工与10多万市民乘客分时段、分批次参与5号线试乘“找茬”,共收集形成进出站、问询、购票、候车、乘车5大项及28个分项整改问题5000余条,建立责任清单,制定整改措施,于开通前闭环销号。
科技攻坚破解难题,智慧地铁跑出加速度
作为江苏省首条全自动驾驶地铁线路,5号线信号更稳定、准点率更可靠、出行更安全。开通首月,客流总量达243.8万人次,乘客反馈“乘坐体验舒适,在停车靠站、列车起步时很平稳”。令人满意的乘车体验,离不开前期工作人员的反复调试和不懈努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5号线信号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屡次受到国内外停工等因素影响,工期滞后严重。为保障5号线如期高质量开通,信号专业坚定信心,想方设法抢回进度,争分夺秒开展现场调试、实验测试、场景验证。德国时间与北京时间有7个小时的时差,工程师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常常在半夜与德国厂家联系。在全体人员的同心努力下,5号线信号系统成功在6月中旬取得载客安全评估报告并通过专家验收。
5号线调试期间,信号干扰问题时有发生。经排查,一单位在阳澄湖南站站后与停车场衔接区域安装了电力LTE系统,与5号线LTE信号相互干扰。地铁LTE系统除负责信号车地通信外,同时综合承载车辆诊断系统和车载PIS系统通信,通信业务量大,受外界信号干扰将影响行车安全。发现问题后,信号专业反复现场勘察和测量,调整信号LTE系统相关设计,增加基站设置、调整接收信号系统位置和发射角度。通过半年的努力,最终两种LTE设备互不干扰,既确保了信号满足综合承载业务能力,又不影响外单位系统的正常使用。
除此以外,集团党委坚持创新引领,大力提高“智慧地铁”建设水平,按照“学党史、开新局”的要求,与新发展理念相结合,推进轨道交通向网联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5号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数字人民币APP购票支付功能、语音识别购票功能,积极满足市民乘客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提升客运服务质量,践行“江南雅韵 精致服务”理念
5号线自开通以来,受到了乘客市民的热切关注,共收到问询及意见建议490条。网友“石湖之韵”在“寒山闻钟”论坛上发帖建议:5号线开通以后,在内环外希望增加公交线路的对接辐射和延伸,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姑苏区李女士致电12345反映乘坐5号线时,出入口标识不够清晰。类似这样的意见建议还有很多,主要涉及5号线首末班车时间、购票方式、配套设施等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问题,运营二分公司紧抓一线,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与交通运输局、市公交公司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合理统筹旧站点,科学规划新站点,根据客流情况增设公共自行车借用点,提高绿色出行微循环能力,共同构建方便群众换乘出行的综合交通体系。同时软硬件服务水平也有所提升。5号线车站均设有“海棠服务驿站”,具备爱心轮椅、借伞等便民服务功能10项。在5号线车站站台、站厅出口位置均设置了LCD综合资讯屏,实现出行路线规划、周边街景3D呈现、智能提醒到站等功能。升级车站服务设施设备,新增服务热线直播电话、AED急救设备、母乳哺育室紧急呼救按钮、第三卫生间儿童洗手池,积极回应群众的所需所求。
首个文化旅游专线,开进市民乘客心中
太湖香山站、索山桥西站、阳澄湖南站……一个个特色站点将5号线串联为一条精美雅致、匠心独运的特色线路,使它成为全国首条全场景的文化旅游专线。为响应市委号召,推进“江南文化”品牌塑造,打造苏州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美窗口”,苏州轨道集团党委多次研究部署,最终确定地铁5号线文化特色主题为 “水韵姑苏,最美窗口”,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对部分车站及列车进行全方位包装。“点”即打造特色站点,分批推出8个特色站点展现沿线各区独特的历史人文底蕴。首批,3个特色站点已经全新亮相。在太湖香山站,市民乘客从12个网红点、科技创新载体和标志性景点中感受太湖度假区29年建设发展的光辉成就。在索山桥西站,市民乘客通过数字互动及全息裸眼技术,近距离欣赏“苏工苏绣”的高超技艺和匠心匠魂。在阳澄湖南站,乘客市民在高低错落的景观设计和复古油画色调中,寻找“印象”中的阳澄湖半岛风光。“线”即开设文化专列,推出1列太湖主题列车,以自然风光元素装饰车厢布景,让乘客身临其境、耳目一新。“面”即举办书画展览,将180幅名家佳作通过全线1200多块灯箱进行展览,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