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
通知公告
-
热点回应
-
媒体报道
-
专题活动
9月18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首列车下线仪式在中车浦镇南京车辆厂举行。列车采用GOA4等级全自动驾驶标准进行设计,可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驾驶,这标志着苏州轨道交通将进入全自动驾驶新时代。5号线将成为苏州第一条全自动驾驶轨道交通线路,也是江苏省第一条全自动驾驶线路。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明保,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振康,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大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定南等出席了仪式。
5号线列车为6辆B型车编组,共采购50列,总长119.88米,车宽2.88米。根据全自动驾驶的特点,列车在自动化、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升级。
全自动驾驶功能
5号线列车可以实现自动唤醒、自动自检、自动发车、自动洗车、自动正线运行、自动停站、自动开关车门、自动折返、自动休眠、故障情况下自动恢复等功能。牵引辅助系统故障可远程复位、车门对位隔离、跳跃停车、实用的远程控制、微断复位等功能。
逻辑控制单元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5号线列车采用了网络化、智能化、高可靠性、长寿命的逻辑控制单元(LCU)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有触点硬接线控制系统,更好地保障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行、免维护和高效检修。
“司机眼”系统
“司机眼”系统具有列车运行前方障碍物探测、列车车门和屏蔽门之间的障碍物探测(简称二门防夹)功能,同时在底架障碍物检测装置旁设置摄像机。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障碍物信息,当探测到障碍物,将提示信息发给TCMS,同时通过WIFI将相关信息实时传送给OCC。列车停站时,列车车门和屏蔽门之间缝隙探测到人或物品时,列车会保持静止不发车,保证旅客和列车的安全。
司机室隔间移门
司机室隔间采用移门的型式,在全自动行驶时,移门处于常开状态,净开度为1500mm。在需要有人驾驶时,可随时将隔间移门关闭,并在司机室内部锁闭,将客室区域和司机室区域隔离开。
多系统检测装置
为了保障运行安全,5号线列车还配置了弓网监测系统、被动障碍物探测系统、主动障碍物检测系统、独立的脱轨检测系统、烟火报警系统、轴温监测、走行部监测系统等,全方位监控车辆的状态。
其他方面,5号线列车配置了无级恒照度调光控制的LED照明、空调智能送风控制、LCD动态地图等,提升了乘客体验。车厢内设置活动窗、安全锤设施应对车辆应急处置,提高了列车安全性。
5号线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已接近尾声,区间盾构完成超70%,计划2021年6月开通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