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的深夜,山洞中升腾着篝火, 攒动的火苗驱赶着游荡在黑暗中的寒意,守卫那些俨如壁画的身影。此刻,就在这个山洞里,人类祖先正专注地刻画一些原始的符号和图形,这些图形和符号被称之为“纹”,也就是现代词语“文化”中“文”这个字的原形和原义。
“纹”这个字的千年演化同步于人类文化自觉的过程,人类的祖先从简单的符号引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接着编撰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表达了美、善、德行的人文之义。 《易经· 系辞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 《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在人类自觉建构文化过程中,高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人格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灵魂。中西方文化的奠基人对此也有着默契和具体的阐述,孔子和苏格拉底通过各自的学说《仁学》和《善学》,将人格德性作为安身立命的品性确立并传承至今。这不禁让人感慨,原来这些看似笨拙的象形符号竟预示了一个繁荣、伟大人类文明的到来。
企业文化是文化的衍生和具体化,两者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成功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成功之道也如影随行。从平凡通往卓越的征途中,企业文化更像是奔腾激流下那厚实的河床和坚实的堤岸承载着、引导着企业的命运和方向。因此,管理界人士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有这样一段著名的描述:“企业文化是有层次的,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文化自觉,既包括了物质文化的自觉,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觉和精神文化的自觉,这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觉,人格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终极,而人格的品性则是德性。” 这句话使人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豁然开朗,企业正是通过不同的形式人文活动构建了企业人的精神家园,悉心呵护那份古老而从未离去的道德自觉。
2013年,苏州轨道交通启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对自身多年发展中的文化沉淀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提炼,汲取了苏州轨道交通儿女的集体智慧,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导向,彰显了社会责任,同时让人品味到了企业崇高的精神追求以及江南水乡文化的经典、精秀之美,这些优秀的品性必将随着企业文化与轨道建设并行的步伐融入轨道交通物业人沸腾的血液里。
让我们一起,忠诚于企业,诚信于客户,奉献于岗位,以学习力提升素养,以执行力强化管理,以凝聚力打造团队,以创新力促进轨道物业全面发展,以高水平维保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