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
通知公告
-
地铁课堂
-
媒体报道
-
专题活动
每天,坐在青草绿的1号线上,无数乘客为之赏心悦目的乘车环境心旷神怡,好似春风拂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听说,你一定不会了解这背后的辛劳和汗水。看完这篇报道,你还忍心在车上喝饮料甚至随意泼洒吗,你还会觉得在列车上吐口香糖没什么吗。“禁止在车厢内饮食”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一种体谅。
每晚10点上岗“打仗”14人负责21辆列车保洁
每晚10点,当你躺在床上准备入梦,1号线车辆段里有一批平均年龄45岁的大叔和阿姨刚刚上岗。21辆列车,14个保洁员,兵分两组,用他们的话说,又要开始新一天的“打仗”了:深夜到黎明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争分夺秒使出全力,对列车进行360度无死角的清理,包括每一道通风口,每一个座椅,每一块玻璃和每一道门缝。
即使没有深处其中,从工作人员提供的视频资料里,仍能看出他们的投入和蛮劲。清洁通风口时,由于身高不够,54岁的吴素英找了一根一米半的竹棍,再绑上一把刷子,每晚举着它,从车的一头走到另一头,然后换一辆车,一共重复劳作近20次。此外,作为组长的她,还负责打扫呕吐物,铲除污渍等“技术活”。天长日久,她的右臂酸痛,举起一半就很勉强,但仍然贴着膏药坚持。擦玻璃的阿姨,手攥着抹布似乎要抠进去,因为“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清理干净”。视频里不断传来“哼哧哼哧”的喘息声,10分钟的时间里,没人站直休息一会,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保洁员接手的列车:口香糖贴纸到处有呕吐物周周见
保洁员告诉记者,一辆车平均清扫时间在30-35分钟,一刻都不能停,稍晚一些,可能就会耽误第二天的行车。为了安全和节能的考虑,打扫的这段时间,车内不允许开启空调。冬天,车库大门吹入呼呼冷风,夏天,车内环境潮湿闷热,而这些保洁员,为给乘客舒心的乘坐感受,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日复一日。
如果不是直面这些保洁人员,记者从未想过,我们上下班乘坐的列车到了夜间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纸屑和塑料袋满地,每节车厢的座椅上粘着花花绿绿的贴纸,座椅下、缝隙中是泡泡糖,更棘手的是周末,几乎每列车的车门附近都有呕吐物,门上、地上、缝隙中,四处沾染,不忍直视。
最令人反胃的呕吐物同样也是让保洁员最头疼的,常常有阿姨受不了刺鼻的味儿,打扫到一半自己先恶心了。组长吴素英告诉记者,一般都是她先将呕吐物清扫完成后,其他成员再进行清洗。“我用丝巾捂住鼻子,不然也受不了。”吴素英说,年前最多一次,一车有三处呕吐物,都在车门边,她就蹲在一滩一滩又酸又腥的呕吐物中不停清理了一个多小时,回去好几天没有食欲。有时味道太冲,他们不得不把所有的车门都打开,或者先上其他车清扫,味道散得差不多再折回弄干净。
清扫时,吴素英把扫把上沾了水,一下下一点点地扫,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不用水直接冲洗呢?他们立马反驳“不行的!轨道下还通着电,万一出故障,那是大事情了!”
酒后坐轨交请自备塑料袋饮料悠着点喝
同样棘手的还有碳酸饮料。泼洒在车上后,晚上清洁时,污渍早已渗透进车厢地板。这时,他们不得不拎上几桶水,兑上专用药水,反复拖上20多分钟。但是,痕迹只是减弱,并不会消失,而且几乎永远存在。
另外,只要你留意,一定会发现车厢上斑斑驳驳的花纹。以为是脏?没擦干净?不是的,这里原来一定粘过什么东西,撕下来,油漆剥落,就剩下一道黑。吴素英说,所以“铲”这道工序也只有组长才可以胜任,不急不躁一点点耐心地做,为了保证油漆的完好。“双休日,这样的小贴纸也要费上个把小时。”她说。
负责列车保洁工作的营财物业经理痛心地说,乘客的一不小心,也许就让车厢的样子受损,才两年,仔细看,车厢已经伤痕累累了。确实,1号线不少座椅开始泛黄,不是污渍没擦干净,是时间过去太久,擦不干净了;天花板或侧墙上有不少裂痕,不是脏,是广告纸或贴纸揭开后,顺着把漆一起揭下了;地板上污渍斑斑,不是没有认真拖洗,是过了一段时间,印在地板里的又一点点泛了出来……
吴素英告诉记者,从事这份工作她家人并不支持,每到儿子劝她不要做了,她就说:“儿子,这是在晚上做,妈不会给你丢人的。”而且吴阿姨内心深处觉得,这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只是,越来越多的污渍和频繁的车上呕吐,让她和伙伴有些力不从心。物业和保洁人员呼吁:大家酒后乘坐轨交时,请自备塑料袋,并最好有人陪同。另外,请不要把奶茶、咖啡、碳酸饮料等带上车,不慎泼洒若没有立即清洗,损伤将不可逆。污渍随意踩踏,车厢里将到处都是;贴纸、口香糖等不要粘在车上,清洁要靠铲而不是简单的擦,破坏美观,还损伤表面漆。一些将用过后的口香糖藏在座位底下或者座位缝隙中的乘客,你若知道这事儿不光彩,就请彻底别在车上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