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
通知公告
-
地铁课堂
-
媒体报道
-
专题活动
青春,不仅仅代表着年轻,更意味着希望、勇气、奋斗和梦想,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每个人都有一段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你眼中的青年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提到青春,你会想到什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就让我们将镜头对准那些在轨道交通努力奋进的他们,感受不同时代的轨道交通人,会给了我们带来哪些不一样的启迪?
70后
70后,作为当下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个群体很特别,也很努力,生于这个时代的他们,在革新与吐旧间成长,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不仅融汇了60后的老练,也学习着80、90后的跳跃。朱兵,是车辆中心设备车间的一名设备工程师,作为70后青年代表,这些年岁月未曾褪去他身上的锐气,却更多的给予了他另一种成熟和勇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增多,他的业务技能也在时间的沉淀下不断提高,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丰富自己的操作技能,2016年度曾荣获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度曾荣获苏州市“姑苏区企业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周悦:您是怎么看待荣誉和付出?
朱兵:付出,对我而言就是23年来如一日的默默工作,不计回报,不管身在何处,环境如何,做什么工作,都能完成好自己的工作。通过自己努力的工作,从而得到领导和身边同事赞许的目光,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与鼓励,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荣誉。享受完成工作的过程,取得成果是对我的最大回报,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享受工作中的点滴快乐,我们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周悦:70年代是劳动人民光荣的年代,您被赋予的时代元素是什么?
朱兵:70后是见证改革的一代,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从父辈手中继承下来的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奋斗不止的精神,在我们70后身上要发扬光大,将为国为民奋斗的理念传承到80、90、00后去,让他们再继续传承下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80后
80后,已步入而立之年,他们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潇洒”和“任性”,事实证明,他们能够承担时代重任。冯前进和王正奎作为80后青年代表,在平凡岗位以勃发的姿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在新的时代下发光发热。
冯前进,工务通号中心通号二车间的一名信号工程师。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他从一名信号工长转至信号工程师的道路上,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各专业学习技能知识,一有时间就和班组员工深入实地学习,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班组管理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有着显著成绩,曾荣获2014年度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新誉杯”首届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名等荣誉称号;
王正奎,调度中心广济路调度所的一名行车工程师。时光的沉淀,于他而言,是一种人生的积累, 参与编写多部培训教材及规章,积极反馈和跟进设备问题,在专业上不断钻研,曾荣获2015年度苏州市总工会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调度员组”第一名、2015年度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周悦:您认为支撑您做好十年如一日工作的精神源泉是什么?
冯前进:首先是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其次是把工作当作事业在做。个人认为工作没有难易,有的只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认真的程度,干一行爱一行,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这些字面意思很简单,但真正执行的时候,逃脱不了“坚持”两字,其实我觉得所有的事情只要你付出过、努力过,至于结果,终不悔,对自身而言,也就不会留下遗憾。
周悦:您认为您自身给身边的同事们所树立的最重要的一个标杆是什么?
王正奎:我曾经干过行车调度员,作为一名调度员,我觉得我给同事们树立的最重要的标杆是“胆大、心细”。胆大是指作为一名行车调度,在有规章支撑的前提下,要大胆果断地处置。心细是指在胆大的基础上,不能头脑发热,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而现在我是一名行车工程师,我觉得我给同事们树立的标杆是“沟通、协作”,作为工程师,只懂规章是不够的,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对接不同部门的扎口,最重要的还是能沟通、会协作,同部门之间如何沟通,跨部门之间如何协作,都是体现一个工程师功力的地方。
90后
90后,构成了当代青年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朝气蓬勃,这个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如今并没有垮掉,反而愈发呈现新的生机,展现新的力量,用自己尚显稚嫩的翅膀,释放青春的活力。刘铁桥、李香玉、张宏澄作为90后代表,他们用行动切切实实诠释了什么是“好青年”。
刘铁桥,客运营销中心乘务三车间的一名副主任。参加工作近十年间,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轨交技术能手,工作上的杰出表现为他带来了荣誉,同时也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敬业态度为身边人提供榜样和标杆,在平凡岗位立下凌云壮志,在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上摸索着,将想法一点点的变成现实,曾荣获2013年度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苏州市“劳动模范”、2019年十佳苏州时代新人·苏州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李香玉,客运营销中心站务四车间的一名值班站长。她,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技术范”,在逆境中,凭着一身“女儿胆”,用专业技能武装自己,开辟属于自己的半边天,2019年荣获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劳动技能服务明星”及全国轨道交通“捷安杯”竞赛三等奖、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张宏澄,供电机电中心机电三车间的一名门梯综合工长。这些年来,他始终奋战一线,解决技术难题,在要求自己进步的同时,还不忘带动班组员工共同进步,既感受到了新技术新设备被攻克的成就感,也经历了 3号线站台门设备从无到有的的状态,从单机调试到竣工验收,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足迹,2019年曾荣获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劳动竞赛“维修能手”等荣誉称号。
周悦:作为苏州首批90后的劳模代表,您是如何造就这样一个高度的?有什么样的筑梦故事?
刘铁桥:工作以来,我一直坚信“学,然后知不足”,所以我珍惜公司提供的每一次培训机会,将所学用到实处,将每一次的值乘、调试都当成第一次来做,同时将工作的辛苦理解为一次次技术锻炼、一次次学习机遇,也正是这样的机会,我参加各类技术比武,在比武的平台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我相信定能收获自己付出的硕果,也想通过比赛夯实自己业务,在比武平台上发挥出自己的亮点。司机的这个岗位,肩上有几千名乘客的安全需要我们来保护,我们能给明天做的最好准备就是尽力做好今天的事。感谢我的妻子对我工作的理解,使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双手付出,成就我们幸福的家庭,通过努力在苏城扎根,也见证了公司的发展,线网的扩张。我坚信只要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敢于担当,务实工作,新时代是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
周悦: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您有什么样的计划?一步步走来,您坚持下去的力量是什么?
李香玉:对于今后的发展,我认为首先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止步于眼前的满意。前期我不断参加比赛积累自己的经验,今后我会将这些经验与同事分享,希望能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进步,让自己做一个对公司对社会都能有贡献的人。我觉得这一路走来首先感谢所有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能够不断的给我力量,其次便是自身的信念感,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跟自己说,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就是自己的这份越挫越勇的信念感使得自己能一步一步走下去。
周悦:您在工作中是如何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的?
张宏澄: 在我看来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空闲的时候虚心学习和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你的执行力强能让领导对你产生更多的信任,做事不拖拖拉拉,在接到领导的指令马上行动,以领导指令的事为第一要事,做到有效率,少犯错,多汇报。其实我的网名叫曼巴精神,它就是那种从不放弃、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无论任何的工作我都会勇往直前。
00后
00后,最年长的也已长大成人,他们聪明、独立、自信,对如何更好的成长有独到见解,敢于表现自我,享受生活的趣味。看似矛盾的性格冲突,却恰恰反映出超新生代们的真实一面,构成了00后的显明特点,也体现出了他们的时代印记。疫情期间,客服中心岗与站台岗、厅巡岗合并为一人值岗,张佳菊作为00后青年代表,不仅要处理乘客事务,还要接发列车,上上下下,下下上上,当很多乘客不能够完全配合工作时,她仍会微笑解释,通过微笑的面对,解决乘客乘车问题。
周悦:作为一名新员工,您认为我们学习劳模精神最好的行动是什么?要怎样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张佳菊:劳模精神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动力,我觉得学习劳模精神最好的行动就是学习他们扛上比常人更重的责任,用行动带动人,用精神感化人。作为一名新员工,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的也会从点滴做起,从一些小的挫折中认知,反省自我的不足,我觉得首先只有自己的业务技能足够可以,才能更好的以行动去引导并鞭策身边更多的人锐意进取,创造更多的价值。
周悦:00后出生在新时代,这一代比很多人想象的要积极、乐观、正能量,那么您觉得00后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来提升自己,展现出新时代新作为?
张佳菊:我认为真正的00后是朝气蓬勃的象征,是阳光,活泼,充满动力的。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充电”,既要注重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又要注重向外界新知识新力量学,为将来的发展做好更多元化知识积淀与储备。勇于主动担当一些事情,遇事不要轻易放弃,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本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五月的日光乘着盎然春意而来,五月的春雨奏响夏日的序曲。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各自的时代烙印,但“奋斗”二字永不过时,它是最亮丽的底色。在这个致敬青春的日子里,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无论过往、当下还是未来,唯有以奋斗之名定义,青春才不止于年龄。愿我们一直努力着、平凡着、成长着,朝梦中花开的暖季前进,用特有的热情、激情、理想和信念,抒写着无怨无悔的青春……
(运营一分公司 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