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
通知公告
-
地铁课堂
-
媒体报道
-
专题活动
-
一等奖作品:像光一样的我们(丁嘉木)有些回忆如同静谧的月光流进温婉的小溪里那般美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那一天,我变成了“光”。还有几天就要到除夕了,这是我第一次在苏轨这个大家庭过年,本来还有些期待。但天公不作美,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2020-07-13 399阅读
-
一等奖作品:像光一样的我们(丁嘉木)
2020-07-13
-
二等奖作品:地铁上的阅读(唐亮)快生活节奏的现代生活似乎吞噬了人们读书的兴致,然而还是留给了大家读书的时间和空间,就要看你如何把握和利用。地铁上的阅读便是这样。地铁本身加快了生活节奏,方便了出行,特别是缩短了人们上下班的时间。同时地...2020-07-13 269阅读
-
二等奖作品:地铁上的阅读(唐亮)
2020-07-13
-
二等奖作品:一本遗失的儿童读物(丁洁)2017月12月初,我对老孟说:“天平山的枫叶红透了,你来赏枫吧。”她说:“好!我很久没有旅游了。”于是,她坐着高铁从常州到苏州。我们约好在木渎地铁口见面,看到她的手提袋里放着一本书,我调侃道:“虽然...2020-07-13 195阅读
-
二等奖作品:一本遗失的儿童读物(丁洁)
2020-07-13
-
二等奖作品:心中有爱,轨交无碍(金永鑫)“苏州轨交1号线运营将满3000天了”……近期,一则经主流媒体传出的喜讯在我们特殊群体中竞相转发,而苏州轨道交通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努力彰显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服务的感人故事早已成为大家的美谈……这不...2020-07-13 238阅读
-
二等奖作品:心中有爱,轨交无碍(金永鑫)
2020-07-13
-
三等奖作品:轨记(申菡君)假如将有关轨道的记忆搭建起层层书架,那么我就可以悄悄拿一本上层的相册,小心收藏;假如它正巧记下我们初见的样子,那么我就可以用这个机会,放空大脑;假如能有幸轻抚三千个日月于指下,那么我就可以借着六月夏至...2020-07-13 234阅读
-
三等奖作品:轨记(申菡君)
2020-07-13
-
三等奖作品:奋斗的印记(徐曼)十三年前,苏州轨道交通开启了加速姑苏的豪迈征程。十三年前,一批中铁四局建设者义无反顾地踏上姑苏之地。十三年的坚守和磨砺,苏州轨道交通与中铁四局的建设者们并肩携手,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烙下奋斗的印记,...2020-07-13 252阅读
-
三等奖作品:奋斗的印记(徐曼)
2020-07-13
-
三等奖作品:用脚“丈量”苏州轨交(翁国良)我是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如今已经“奔八”。从2004年退休后,我就与苏州的公共交通产生了不解之缘。从一开始制作公交手册到后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轨道交通手册的编制上,一做就是8年,并且至...2020-07-13 182阅读
-
三等奖作品:用脚“丈量”苏州轨交(翁国良)
2020-07-13
-
三等奖作品:我与一号线的八年(汤哲语)2012年,我12岁,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1岁。“1号线开通了,哎,家里老房子拆迁没希望啦。”这是童年记忆中妈妈对我讲的印象挺深的话。记得当时苏州市政府宣布要建轨道交通时,老房子距离养育巷站只有200米...2020-07-13 149阅读
-
三等奖作品:我与一号线的八年(汤哲语)
2020-07-13
-
三等奖作品:十年一线牵(朱东岭)那个时候,我还在南京读书,和姑娘也刚刚相识不久。有了空,就坐火车来苏州,跟她一起兜兜逛逛“白相相”。从古城区坐公交到园区,每次我们俩都在养育巷那里的公交站台上车。站台边竖着简易的站牌,一旁是围挡的工地...2020-07-13 140阅读
-
三等奖作品:十年一线牵(朱东岭)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那些年(奇迹)2012年4月,苏州轨交1号线开通试运行;2012年6月,大学毕业,跟着大学爱情来到苏州;2012年6月的某天,踏着恋爱期应有的愉快步伐,前往乐桥地铁站,第一次乘坐苏州的地铁;2012年8月,跟我的大...2020-07-13 125阅读
-
鼓励奖作品:那些年(奇迹)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车站二三事(蒋雅莉)2020年7月,是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第3个安全千天之际,也是我来到苏轨大家庭的第3个年头。感觉自己仍是少年,但看着新入司的00后,才发现自己早已是个老员工。这三年,从懵懵懂懂的实习生到稍具经验的值班站...2020-07-13 178阅读
-
鼓励奖作品:车站二三事(蒋雅莉)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我与苏州地铁一号线的故事(李诗韵)苏州这座城市,于我而言,是“传统”与“现代”的一种最完美的融合。这里的一切都弥散着平江河边的气息,小时候就听奶奶说平江河边的“风光”与“景致”,平江河的两岸连接着苏州著名的古迹景点例如:拙政园、狮子林...2020-07-13 391阅读
-
鼓励奖作品:我与苏州地铁一号线的故事(李诗韵)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龙舞天堂(杨帅)十八年前的春天在园林之都的天堂苏州种了下一个千年梦想这里有过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有过良渚时期的陶鬲有过吴王阖闾的坟茔有削铁如泥的干将莫邪但从未有过地下列车绵长的轨道道越走越宽路越走越长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东风...2020-07-13 107阅读
-
鼓励奖作品:龙舞天堂(杨帅)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派报阿姨清晨的守候(杨先生)苏州,真的是第一个让我愿意留下的城市;苏州地铁,也是第一个让我愿意用文字诠释的城市交通;因为这里有爱,有等待,有守候.还有每天清晨派报阿姨的那句“谢谢”!每个早高峰8点,我会准时在这里转车1号线,这里...2020-07-13 130阅读
-
鼓励奖作品:派报阿姨清晨的守候(杨先生)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温情地铁 感恩有你(何雪)每次从地铁站走回家的路上都是最放松的时刻,夕阳西下,晚霞沉沉。嘈杂喧嚣的街道,来来往往的人群,听着耳机里的音乐,看着沿街叫卖的小贩——突然觉得这样车水马龙的人间是值得的。还记得我刚参加工作,还没有车。...2020-07-13 236阅读
-
鼓励奖作品:温情地铁 感恩有你(何雪)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有你,回家的路不再孤单(水未满)那是十年前的一个雨夜,冷风卷着落叶肆虐着苏州城。下了机场大巴,我拖着行李箱,站在马路边焦急的等待着出租车。不远处一辆汽车缓缓驶来,黑夜被汽车的灯光慢慢撕开,可是车子却未曾停下,驶过之后黑夜再次笼罩下来...2020-07-13 134阅读
-
鼓励奖作品:有你,回家的路不再孤单(水未满)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来来去去一箭如飞(罗宁凡)多年以前,我母亲的奶妈金海娘有时来看望我们,但每次都呆不长。我好奇问她为何来去匆匆?她说家住金鸡湖东面的斜塘河畔,一早出门搭便船到葑门,再乘公共汽车到乐桥,走到这里四个多钟头呢,来回七、八个小时呵……...2020-07-13 128阅读
-
鼓励奖作品:来来去去一箭如飞(罗宁凡)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开往春天的“一号线”(钱一豪)时光荏苒,八年弹指一挥间。绿色的“1号线”每天不断地在北纬37度的坐标上,横穿着姑苏城。1号线,见证了苏州这座传统的江南水城提速到准一线城市的惊人速度和力量。从“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到...2020-07-13 164阅读
-
鼓励奖作品:开往春天的“一号线”(钱一豪)
2020-07-13
-
鼓励奖作品:我与轨交一号线的情结(苏祯)江南水乡,人杰地灵。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经济飞速发展,八年前轨交一号线正式投入营运就是城市建设的一朵绚丽的奇葩。我退休前一直生活在塞外古城——大同。2014年,我和老伴告别了家乡来到苏州与女儿共同生活...2020-07-13 170阅读
-
鼓励奖作品:我与轨交一号线的情结(苏祯)
2020-07-13
作品展示
您的位置:
首页 >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